柑桔是我国最重要的果树树种之一,绝大部分产区流行的柑桔溃疡病给柑桔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柞蚕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我们的预备试验表明,它对柑桔溃疡病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itri有很强的抑菌效应,本文报道以柞蚕抗菌肤基因转化柑桔的一些结果。根癌农杆菌菌株SE的质粒载体含卡那霉素(Km)抗性基因、胭脂碱(NoPaline)合成酶基因和人工合成的122bp柞蚕抗菌肤D基因。取10-15天龄锦橙(Citrus sinens Osbeek.)试管实生苗的子叶(切成约1cmxIcm方块)、上胚轴和下胚轴(约1cm长的切段)浸于28℃培养过夜的农杆菌菌液(稀释5-10倍)10分钟,而后以无菌滤纸吸干菌液,在MS培养基上共培养3天后转入含500mg/L羧苄青霉素(Cb)的MS培养基中除菌,3-5天后再将其转移到含75mg/L Km、50omg/L Cb及不同浓度BA、I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10-15天时外植体切口处开始有抗性芽产生;继代2次后(在含Km培养基上培养共50天)统计,附加2mg/L BA、0.25mg/L IAA、75mg/L Km和500mg/L Cb的MS培养基中,从子叶获得抗性芽的频率为26.5%,上、下胚轴分别为29.4%和3.2%,在含5mg/L BA、75mg/L Km和500mg/L Cb培养基上,子叶、上胚轴、下胚轴的诱芽频率分别为36.1%、41.2%和4.1%,可见下胚轴不适于用作转化外植体。带小芽外植体或切离的小芽继续在原培养基上继代或转入附加1mg/L BA、1mg/L GA及75mg/L Km的培养基,抗性芽均无明显伸长;随着继代次数增加,抗性芽生根能力逐渐下降。将1cm左右的芽切下,在含0.5mg/L NAA、75mg/L Km的1/2MS培养基和附加0.5mg/L BA、1mg/L NAA、75mg/L Km、0.4%活性碳的MS培养基上诱根,生根率分别为19.2%和30.1%;正采用其他技术(如试管嫁接)提高成株率。参照Otten等的方法,以移栽或嫁接到花盆中的拟转化植株叶片提取物进行纸电泳,部分植株可检测到Nopaline,正待进一步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