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蟋蟀(图源:昵图网)
生活习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
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
危害
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
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危害多种蔬菜,尤其是秋菜,如大白菜、萝卜、芥菜等的幼苗受害最重。
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新出的幼苗子叶被吃光,细茎被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被毁重播。
防治方法
利用蟋蟀喜欢在干草堆中栖息的习性,堆草诱杀,或将配制好的敌百虫毒饵放在草堆下药杀。
喷药防治。掌握若虫初龄阶段,每亩用2.5%敌百虫粉或1.5%乐果粉1%公斤喷粉,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撒毒饵防治。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或50%李硫磷乳油50毫升,加适量水稀释,再与2~3公斤炒麦麸或碎豆修拌匀,傍晚撒入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