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鞘翅目,天牛科。别名:啮桑、啮发、天水牛、八角儿、牛角虫、花妞子、苦龙牛、蛀柴龟。

生活习性

  • 天牛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

  • 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

  • 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

  • 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粗、细有关,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

  • 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

天牛(图源:百度百科Yangzuoren)

危害

  • 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危害最严重。

  • 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有的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

  • 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

  • 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木材被蛀。

天牛(图源:百度百科)

防治要点

  1. 化学防治。40%氧化乐果乳剂300~500倍液喷洒。

  2. 绝育法。试用10,000~30,000伦琴剂量的60C0照射双条杉天牛雄虫,与雌虫交配后,不影响产卵,但卵全部不能孵化。

  3. 饵木诱捕。用侧柏作饵木,在侧柏饵木上诱得双条杉天牛1,058头,最多时在四月中旬一天诱得500余头,有极明显的诱集作用。

  4. 管林防治。天牛的防治应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提倡混交林,适时间伐,合理更新,选择树种等,都是贯彻防重于治的根本措施。

  5. 捕杀成虫。一般在5~7月天牛成虫盛发期,成虫常停息在树上,或低飞于林间时捕杀。有的有假死性,剧烈振摇树枝,成虫跌落而捕杀。

  6. 杀卵和低龄幼虫。天牛产卵于枝干上,有的种类产卵刻槽明显易找,低龄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在枝上危害处有新鲜树液树脂流出,有红褐色粪屑处,用利刀刮树皮,杀死卵和幼虫,或用锤子等敲击,或涂农药。该方法仅适用于树枝低矮,产卵刻槽和低龄幼虫危害状较明显的种类。

  7. 钩杀幼虫。幼虫长大后蛀入木质部,常从排粪孔排出粪便和木屑,可用铁丝伸入蛀孔,将孔内粪屑挖空,钩杀幼虫。该方法对蛀孔较直的天牛易钩杀,但对蛀孔弯曲的天牛钩杀较难,化工多,树体伤害较大,不宜每年连续用。

  8. 喷、诱杀成虫。在成虫出孔盛期,喷菊酯类农药,2.5%溴氰菊酯(敌杀死)、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5%高氰戊菊酯(来福灵)、5%高效氯氰菊酯(高效灭百可)、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20%甲氰菊酯(灭扫利),(以上均为乳油)1000~4000倍,40%菊马合剂、20%菊杀乳油和25%菊乐合剂2000倍。有机磷农药,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40%氧乐果、50%杀螟松、50%甲胺磷、40%久效磷、50%辛硫磷、50%水胺硫磷、40%杀扑磷、48%乐斯本(毒死蜱)(以上均为乳剂)800~1000倍,还有10%吡虫啉5000倍,隔5~7天喷园林树或诱饵树干1次,每次喷透使药液沿树干流到根部。或将上述药液喷于包扎树干的编织袋、麻袋片上,或用这些药液浸或喷诱饵树枝叶。或用上述菊酯类200~400倍,有机磷类50~100倍涂干。用新型触杀剂——微胶囊剂,喷于树干上,天牛成虫足触时,胶囊立即破裂,放出高效农药,粘于天牛足上,进入虫体内杀死,未踩的胶囊完好保存,在40天内杀死成虫90%以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