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鳞翅目,蚕蛾科。别名:家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泌丝昆虫。

生活史

  • 栽桑养蚕的主要目的物是蚕茧和丝绸,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4 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 卵,蚕卵分滞育性卵(越年卵)和非滞育性卵(不越年卵)两种。非滞育性卵产下后胚胎不断发育,约经10日即形成蚁蚕孵化;滞育性卵胚胎发育至一定程度即进入滞育期,经冬季低温解除滞育,到翌年春暖时才孵化。

  •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遍体着生黑褐色刚毛,体躯细小似蚂蚁,称蚁蚕。蚁蚕借摄食桑叶而迅速长大,体色逐渐转成青白。其体壁的表皮要发生多次脱换,这种现象称蜕皮,是蚕体内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与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蜕皮前,幼虫停止食桑,吐丝于蚕座上,用腹足和尾足固定蚕体,静止不动,称眠。

  • 蚕蛹,熟蚕吐丝毕,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静止不动,这时称潜蛹(预蛹)。潜蛹是真皮层与旧幼虫表皮分离并形成蛹表皮的时期,约需2日。

  • 成虫,羽化后的成虫,吐出碱性肠液,以湿润和松解头端茧层,并用胸足拨开茧丝,从茧内钻出。翅初柔软褶叠,随蛾体干燥而展开。一头雌蛾约产卵400~700粒,其中绝大多数在羽化当日产下,至第3日结束。成虫不摄食,交配产卵后约经10日左右自然死亡。

卵/蚕蛾(图源:360百科)

幼虫(图源:yunphoto.net)

蚕茧

  • 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

蚕茧(图源:百度百科)

蚕蛾

  • 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

  • 雌蛾有性诱腺,含引诱雄蛾的物质,它们曾被称为性诱色素,都是萤光性色素,见光则分解。

  • 雄蚕蛾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钙、锌、铬、镉的含量较为丰富。特别是雄蚕蛾,其体内含有大量雄性激素、保幼激素、脑激素和蜕皮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蚕蛾(图源:张叔勇)

蚕丝

  •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 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

蚕丝(图源:百度百科)

绸缎

  • 绸缎有许多种:阔幅绸缎、丝光绸缎等等。绸缎按不同的标准有许多分类,按原料和组织方式分为:

    ①真丝绸:以真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是用蚕丝加工成绸缎的统称。

    ②人丝绸:以人造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

    ③合纤绸:用合成纤为原料生产的绸缎。

    ④交织绸:用两种不同原料交织成的绸缎。

  • 绸缎系天然蚕丝所制成,绸面光滑亮丽,手感细腻、有飘逸感,穿着透气性强不感闷热

绸缎(图源:百度百科)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