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东亚及南亚固有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 【方法】以多座位电泳法检测中国4个绵羊群体结构基因座上的变异,同时引用11个绵羊群体的同类资料作为参考。 【结果】15个群体结构基因座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2746和1.559;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都是蒙古国绵羊群体最大,蒙古国、中国、越南、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减小。绵羊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在0.0126~0.3083之间,平均为0.148,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占总变异的85.2%。群体地理位置的远近与遗传距离间无相关性;大多数群体间基因流通畅,使得群体间地理位置的远近与遗传距离不完全一致。东亚及南亚15个固有绵羊群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群:一类包括了中国和蒙古国的部分群体,另一类则包括了中国云南绵羊、尼泊尔以及孟加拉国的部分群体,其余群体逐步汇入这两大类群。 【结论】东亚及南亚15个固有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相对不高;地理隔离不是影响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可将15个绵羊群体大致分为两大类群。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