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明弱光对桃树光合以及荧光特性的影响,为设施桃树耐弱光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遮荫处理(平均光强分别为850μmol.m-2.s-1、255μmol.m-2.s-1、89.3μmol.m-2.s-1)对日光温室内二年生桃树品种春捷(Prunus persica L.cv.chunjie)/青州冬雪蜜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和FMS-Ⅱ荧光仪测定了桃树在3种光强下光合以及荧光参数的变化。 【结果】随着光强的降低,桃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以及羧化效率(CE)均下降;在3种光强条件下,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分别为0.193μmol NADH.ml-1.min-1,0.157μmol NADH.mL-1.min-1,0.137μmol NADH.ml-1.min-1。光呼吸速率从3.7μmol.m-2.s-1下降到1.8μmol.m-2.s-1和1.1μmol.m-2.s-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合色素含量随着光强的降低分别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弱光强处理的φPSⅡ、Fv/Fm的日变化比较平稳而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对照的上述两个参数的日变化波动较大,均为单谷曲线;3个不同光强处理的Fo的日变化均是在10:00开始上升,在13:00达到最高点而后下降,三者Fo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结论】Rubisco活性、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以及相关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在弱光强下的表现均可以作为检验桃树是否耐弱光的直观性指标。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