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明确于1999年在江西省宜黄县发现的“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 【方法】对“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分属、分种检索,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外稃乳突结构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和颗粒野生稻(O.granulata)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分属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属稻属(OryzaL.)、水禾属(HygroryzaNees)和山涧草属(ChikusichloaKoidz.),而属假稻属(LeersiaSoland.ExSwartz.)植物;分种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是李氏禾(L.hexandraSwartz.)和假稻(L.japonica(Makino)Honda),也不同于蓉草(L.oryzoides(L.)Swartz.),而是秕壳草(L.sayanukaOhwi)。外稃乳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的外稃乳突结构不同于中国现存的3种野生稻和颗粒野生稻,乳突结构属嵌硅双峰乳突类,与假稻属的细线粒野稻(L.tisseranti)相似,这为上述植物学分类检索结果提供了辅证。 【结论】“宜黄野生稻”并非稻属野生稻种植物,其植物分类学地位应是假稻属的秕壳草。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