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精蛋孵化第3天从气室注入100 μl生理盐水或芳香化酶抑制剂(AI),出雏后常规饲养到8月龄性成熟,观察其性行为,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观察下丘脑视前内侧核(POM)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发现,AI处理母鸡获得雄性交配行为,血中雌二醇(E2)和睾酮(T)含量发生变化,雄性交配频率与血清T/E2 比呈正相关。1日龄雌雄雏鸡POM细胞大小和形态无明显差异,AI处理后细胞均变大;性反转母鸡POM细胞形态较正常母鸡无明显变化,但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变小。结果表明,在胚胎期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可以引起血清性激素水平、性行为雄性化,T和E2 绝对含量及其比值与禽类雄性交配频率相关。1日龄雏鸡POM细胞形态尚未存在性差异,成鸡POM 细胞密度和大小出现性差异。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