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江苏省 2 0个不同小种稻瘟病菌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对峙培养测定营养体亲和性 ,2 5℃、黑暗中对峙培养 18d ,在 173个配对组合中有 12 4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之间 ,通过菌丝融合在菌落交界处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 ,在 4 9个配对组合不能形成明显的菌丝融合带 ,表明江苏省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间存在较普遍的营养体亲和性。将分别携有抗稻瘟灵、对多菌灵敏感 (MBCsIPTr) ,以及对稻瘟灵敏感、抗多菌灵 (MBCrIPTs)标记的菌株对峙培养 ,切取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分离 ,从其无性系中获得了经菌丝融合产生的携带双亲抗性标记的(MBCrIPTr)的无性重组体。在检测的 17个不同小种菌株配对的组合中 ,有 13个组合可获得无性重组体。不同配对组合菌株间无性重组频率为 0 .6 %~ 11.3%。表明营养体亲和在江苏省稻瘟病菌中发生较为普遍。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