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育粳3号(粳稻)、扬稻4号(籼稻)、汕优63(籼型杂交稻)和PC311/早献党18(籼粳杂交稻)一个穗上颖花开花经历的时间分别为5d、7d、7d和8d。胚乳细胞数(ECs)以第2天开花的籽粒最多,其次为第1天开花的籽粒,以后随开花时间的推迟,ECs减少。同一品种(组合)不同开花时间籽粒的单个胚乳细胞重差异不大。胚乳重和谷粒充实率与EC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个胚乳细胞的重量相关不显著。开花越早的籽粒(第1天开花的籽粒除外),胚乳细胞的起始增殖势(R0)、最大增殖速率(Vmax)和平均增殖速率(V)越大,到达最大增殖速率的时间越短。R0、Vmax、V和ECs与灌浆初期的籽粒生理活性(ATP酶活性、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密切相关。孕穗期去1/2植株或始穗期喷施6-BA[6-(苄基)腺嘌呤],灌浆初期的籽粒生理活性、R0、Vmax、V、ECs、胚乳重和谷粒充实率明显增加,孕穗期去1/2叶后,结果则相反。表明由于ECs的不同,造成了穗上籽粒间粒重的差异,而迟开花籽粒的生理活性低是其胚乳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