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的一叶一心期幼苗为试验材料,用对珍汕97A专化致病的稻瘟病菌90-2菌株产生的粗毒素处理幼苗,测定两种试材不同时间叶片中几种细胞保护酶、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的酶、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A、B两系对专化性毒素的反应差异,进而分析由于细胞质不同而引起病理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稻瘟病菌90-2毒素处理对珍汕97A的损害大于珍汕97B。(2)引起植株体内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抗性相关酶、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珍汕97A、B之间有差异;毒素对珍汕97A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专化性刺激作用。(3)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上升幅度与珍汕97A、B对稻瘟病菌90-2菌株的抗性大小成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抗性大小成负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粗毒素对幼苗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合成有刺激作用。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