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我国稻米的品质改进,内容包括:(1)稻米品质的评价;(2)品质性状的遗传;(3)品质性状的育种改良;(4)影响稻米品质的非遗传因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母株基因型或胚乳基因型控制,或兼而有之。现已明确,米的一些形态性状,如粒长、粒宽、粒重等,主要受母株基因型控制;这些性状在F2米粒间无明显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性状,则主要由胚乳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均发生分离。杂种稻米的理化性状是很难一致的。当前优质米育种应特别注意:(1)改进米的外观品质;(2)根据用途改进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3)选育含胚米;(4)改进特种米(黑米、香米和糯米)的丰产性和抗逆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