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自50年代以来,曾对国内外一些粳稻品种引进安徽试种,但除引自同纬度一线的中、晚粳外,来自我国北方地区的粳稻或因生育期比原产地缩减过多,或不适应当地早、中稻生育期间的生态条件、稻作制度或生产习惯等原因,均末能直接应用于生产。70年代末,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了大批籼粳杂交品系,为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引种资源。由于通过籼粳杂交育成的粳稻品系的遗传背景复杂,且某些重要性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籼稻的遗传基础,因此,通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