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病毒病——兔出血症(Rabbit Haemorrheagic Disease,RHD) 已被确认,其病原——兔出血症病毒(RHDV)首次在中国得到鉴定,RHDV为二十面体的小病毒,直径32-34nm,无囊腆,浮密度1.36-1.38g/cm3,沉降系数162 S。核酸为ssDNA,线性,分子量2.4×106d,碱基的mol%为C=23.7、G=20.5、T=31.9、A=24,G+Cmol%为44.2,含4条结构多肽,分子量为VP158-60kd、VP254.7kd、VP351-53kd和VP426kd,能凝集人红细胞,抵抗乙醚、氯仿,对pH3和50℃60分钟稳定,能形成核内包涵体。据此,该病毒似可归于细小病毒属,为该属的一个新的有特殊个性的成员。 该病为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只侵害成年家兔,在易感兔中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极高,常引起毁灭性流行,人工接种多于24-72小时内死亡,以全身性出血和多发性血管内凝血为主要特征。临诊诊断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急性猝死,肺严重出血,肝充血、出血和坏死。用肝、脾等匀浆或血清作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即可确诊镇病。脏器甲醛灭活疫苗能在3-4天内控制该病流行,免疫血清效果亦佳。由于预防接种、正确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的贯彻执行,该病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