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世代均值的多元回归法对中国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地上节数及穗柄长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这3个性状上位性效应亦重要。穗粒数、穗粒重及茎粗的显性效应占优势。它们的上位性效应似乎比加性效应更加重要。500粒重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并重,但其上位性效应在某些组合仍起一定作用。株高的加性效应值为负值,说明中国高粱株高隐性基因较多,有利于中矮秆杂交种的培育。单株产量的显性效应值为正值,便于提高杂交种单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