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作采用不同方法如光学、荧光、电子显微镜、<sup>10B-α径迹法等研究了类产碱菌对水稻根的侵染能力和它们在稻根中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稻根单细胞和原生质体的电镜观察,进一步确证了粪产碱菌聚集并紧密地附着在水稻根表,但部分细菌可以进入稻根细胞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粪产碱菌与稻根愈伤组织的联合共生体。<sup>15N2示踪技术表明,二者具有较紧密的联合共生关系。粪产碱菌从愈伤组织提供的碳源中获得能量固定分子氮,并能提供维持愈伤组织生长所需的氮源。其最大固氮量为35.53μgN/克(千重)·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