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赤霞珠葡萄在自然休眠期间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氮素代谢规律。 【方法】以杨凌地区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对其自然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冬芽、韧皮部、木质部和根部中含氮化合物及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测定氮化物、总氮含量、总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等指标,并对葡萄各器官休眠期的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 【结果】总氮、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葡萄不同部位的含量高低为:冬芽>根>韧皮部>木质部,冬芽中的总氮和总蛋白在萌芽时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在葡萄不同部位的趋势为休眠期逐渐下降,萌发期渐渐上升。葡萄休眠过程中,不同器官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为冬芽>根部>韧皮部>木质部,从休眠期到萌发期,各部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在葡萄各器官中,冬芽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最高,在生理休眠期活性降到最低;冬芽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变化的总趋势为上升,并出现了两个峰值。在休眠初期,蛋白酶的活性随休眠的加深而降低,随休眠的解除和萌发的进行而升高(除冬芽外);在葡萄休眠期检测到大量蛋白质。 【结论】在赤霞珠葡萄自然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冬芽、一年生枝韧皮部、木质部及根系中的含氮化合物含量、种类和酶活性在休眠前后发生变化。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