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踰淮而北为枳”一语,出自距今2300多年前问世的《周礼.冬官考工记》。上世纪40年代,有学者对此作如下解释:“夫桔枳为两种相异之柑桔,枳为落叶性的枸桔,决不致因易地,而桔突然变为枳。其所以有此现象者,实因桔以枳为砧木而行繁殖,桔自南方移诸于北方较冷之地,冬季遇冷而枯死,其砧木之枳善耐寒,独残存而萌发,见者不察,误以为桔变枳。由此可证明我国之接木当起于三千年以前也”[1]。这一观点发表后,得到赞同[2-5],亦受到质疑[6-9]。1987年出版的《中国果树栽培学》的编著者认为,这一观点仅是一种推测[10]。鉴于如何解释“桔踰淮而北为枳”,涉及果树嫁接繁殖和我国柑桔栽培中应用枳作砧木的历史,似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