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犀又名独角仙,俗称果狸、鸡母虫、吱喳虫、牛屎虫。食性杂。近年来,由于我县山地脐橙园大量施用有机肥等原因,从2004年开始出现独角犀害虫暴发,数量逐渐上升,如有些脐橙园一盏频振式杀虫灯一晚可收集成虫2·5~3·5kg,成为我县部分脐橙园夏季暴发性害虫。1发生规律独角犀在我县一年发生1代。在堆肥或有机质多的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17~22天进行交尾,交尾后10多天产卵。2成虫活动规律与危害状况成虫在晚上活动,趋光性强,对紫色光敏感,每天于傍晚7时左右从土层里钻出,飞冲上树,飞冲力较大,容易伤人。成虫出土后,一般以雌雄结对,在树冠、幼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