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偏小,扁圆形或倒阔卵状扁圆形,横径3.5~5.5cm,纵径3.3~4.8cm,单果重46~68g;果顶部平,顶端锅底状浅凹;基部平或两肩略有披削,呈短颈状突起,蒂周围放射状沟纹不明显;果面较平滑,部分略粗糙,暗橙红色,有光泽;油胞细密,平生或浅至深凹,凹点浅且少;果皮中等厚或较薄(0.2~0.3cm厚),易剥离,桔络少;中心柱大而空虚,星芒状;囊瓣8~10瓣,多数9瓣,肾状,囊壁较厚、韧度大;汁胞偏长但较粗,纺锤状或糯米状或短披针状,易离散;果肉柔软,汁中等偏少,酸甜,风味较淡,果渣较多,有微苦的异味;据分析:果实可食率84.6%,出汁率为29.1%,100ml果汁中含糖8.28g,柠檬酸0.78g,维生素C14.68mg,可溶性固形物为10.7%。种子较多10~20粒不等,多数种子肥大饱满,部分瘦长,倒卵状(长1.02~1.17cm,宽0.7~0.69cm,厚0.5~0.48cm);种子表面有细网纹;基嘴长而宽呈短鱼尾状、短鳍状或短尖呈鸟嘴状;多胚,偶有单胚(约占检视种子的0.01%左右),子叶绿色,胚绿色。果实10月上旬成熟,不耐贮藏。

树体高大,开展,树冠尖圆头至圆头形,20年生树高4~6m,冠径3.5~4.5m;枝梢稀疏,细长,较软。叶片略狭长,两端尖,纺锤状至菱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5~8.5cm,宽2.4~2.7cm;先端尾状渐尖,顶凹小而浅,不明显;基部狭楔形;叶柄1.1~1.3cm长,可达1.5cm长,翼叶线状。

根据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保存的江苏吴县洞庭山早红植株果实与其它朱桔品种有较大区别:早红果皮平滑或略粗,油胞多数平生或微凹;早熟,果汁浅橙色;其种子宽厚,略偏扁;腹面有细网纹,基嘴偏短;小子叶出现乳白色或淡绿色。

本品种早熟,一般9月中旬转色,10月上旬成熟,投入市场早,较耐寒,但不耐贮藏,丰产稳产,25年生树,单株产量150~250kg。叶片对低温和干旱较敏感,易卷曲。本品种有3个类型:

(1)早熟早红[早早红]:9月底成熟,果皮薄而紧,扁圆形,单果重30~40g,汁较少,味淡甜,种子10~20粒,多瘪籽。

(2)细皮早红:成熟期10月上旬,果实扁圆或高扁圆形,皮细薄而光亮,单果重40~50g,种子少,平均7~15粒,品质较好。优良单株有1号、2号、4号、6号等。

(3)粗皮早红:枝条较粗硬而直立,俗称“硬条早红”。成熟期稍迟,果皮厚而松,单果重50~75g,种子13~20粒。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