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红蝉,半翅目(曾为同翅目),蝉科。别名:黑翅蝉、黑翅红娘子、红娘子。
生活习性
多生于丘陵地带,成虫栖息于低矮树丛中,不能高飞;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砂质土壤中。
多群栖于樗、榆、刺槐、桐、枫、女贞及多种果树上,弹跳能力极强,以刺吸式口器插入植物组织。
成虫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差,秋季雨水多、温度低,可大大缩短成虫寿命,降低第2年虫口基数;反之,如果秋季少雨,则虫口基数增加,易对树木造成危害。
黑翅红蝉(来源:裕安图片网)
危害
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危害,栖息时头翘起。
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所刺的植物伤口颇深,其排泄液粘附于枝叶和树下植物上,引起污煤病而使表面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环境质量。
嫩叶受害常造成穿孔,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黑翅红蝉(图源:百度百科)
防止要点
建园时,不与樗、榆、刺槐等寄主植物邻作,降低虫源密度减轻危害。
结合疏花疏果和采果后至萌芽前的修剪,剪除枯枝、丛枝、密枝、不定芽和虫枝,集中烧毁,增加树冠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减少虫源。
人工防治。若虫和成虫发生期,用捕虫网进行捕杀。
天敌防治。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以控制黑翅红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