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褐斑病是引起苹果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越冬后病菌的产孢条件和动态,明确褐斑病初侵染孢子的形成期和形成量,为病害前期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2009—2010年在培养箱控温、控湿条件下测定越冬后褐斑病菌产孢所需温度、湿度条件和动态。 【结果】越冬后的褐斑病菌在0—30℃都产生拟分生孢子,最适产孢温度为15.5℃。越冬后病菌产孢需要高湿条件。将越冬病叶湿润或直接置于相对湿度97%以上的环境中,病菌在6 h内产生大量拟分生孢子。3月初采集的越冬病叶,在15或20℃下经36 h以上保湿处理后产生少量子囊盘,子囊盘的检出频率为0.34%。5月下旬采集的越冬病叶中,子囊盘的检出频率升至5.3%,形成子囊盘的越冬病叶达27%。 【结论】春季,当日均气温达到或超过5℃,遇5 mm以上的降雨,被湿润的越冬病叶6 h内可产生大量拟分生孢子。当日均温接近或超过15℃时,遇24 h以上的阴雨过程,越冬后病菌就产生子囊孢子。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具致病性,为褐斑病的初侵染提供大量菌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