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寻找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山羊高繁殖力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绵羊FSHβ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山羊FSHβ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其与产羔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多态位点的遗传方差进行分析,通过标记位点与产羔性状的遗传相关预测选择反应。 【结果】在引物(P2)扩增片段中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出现3种基因型(EE、EF和FF)。对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在1~4胎和平均产羔数中,EE型个体产羔数显著高于EF和FF型个体(P<0.05),EF型个体的第2胎和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FF型个体(P<0.05);对于波尔山羊,在2~3胎和平均产羔数中,EE型个体产羔数极显著高于EF和FF型个体(P<0.01),EF型个体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FF型个体(P<0.05)。在西农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两个群体中,产羔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 【结论】对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多态位点EE基因型可作为产羔性状上的标记基因型。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