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和DNDC生态过程模型相结合对水稻田排放的温室气体通量进行模拟和定量估测,并分析其排放的时空动态格局【。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对覆盖辽宁省大洼县的卫星图像(LandsatTM和CBRES2)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提取研究区1988年和2005年的水稻田空间分布特征信息并计算其面积。应用DNDC模型对这两个时期进行温室气体(CO2、N2O、CH4)排放通量模拟,分析辽东湾沿海地区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动态。 【结果】与1988年相比,2005年的水稻田的面积约增加7066.2公顷。1988年整个研究区CO2、N2O和CH4排放总量分别为-1.20TgC、2.57×10-4TgN和1.4×10-2TgC,而2005年为-0.72TgC、2.69×10-4TgN和1.7×10-2TgC。空间分布上表现为CO2在东、南部为高吸收,中北部低吸收的特征;N2O在中东部和西部地带排放低,北部排放高的特征;CH4在中东部和西南排放高,北部和东南部地带排放低。同时,净全球增温潜势具有在2005年比1988年空间差异小的特点。 【结论】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水稻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水稻田是一个重要的CO2汇,是N2O和CH4的排放源,并且排放通量的时空差异明显。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