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的含量,分析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与NAFLD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连续6周饲喂高脂饲料并结合每周皮下注射2次CCl4的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小鼠肝脏中脂肪酸经乙醚提取和BF3/甲醇溶液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方式进行检测。样品中脂肪酸通过检索质谱数据库和脂肪酸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病理学检查表明成功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肝中C14:0、C16:0、C18:0和C20:3含量显著升高(P<0.01),C15:0、C18:1、C18:2和C18:3(n-3)含量显著降低(P<0.01),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余类别的脂肪酸均显著降低(P<0.01)。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产物/前体比值显著升高(P<0.01),n-6/n-3 PUFA[C20:4/(C20:5+C22:6)]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 【结论】NAFLD小鼠肝脏中SFA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以及n-6 PUFA与n-3 PUFA代谢紊乱不仅是NAFLD产生的效果,也是促进NAFLD发展的因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