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型小,倒阔卵状至球形,横径3.2~3.5cm,纵径3.28~3.6cm, 单果重20~25g;顶部平圆或圆钝,有明显乳头状突起,乳突顶部有放射状短沟纹,乳突基部周围有明显凹环;基部较狭,圆或钝圆,蒂周围有7~12条放射状浅沟,沟间呈肋状隆起;果实表面暗黄色至暗浅橙黄色,密被短茸毛,明显粗糙,并有浅皱褶;油胞细密,微凹或平生;凹点较小,大小深浅不一;果皮厚0.28~0.3cm,难剥离;中心柱小而充实;每果6~8瓣,肾状;汁胞披针状,含淡黄色苦油点,果肉果汁含有丰富胶状物,味酸、苦涩、腥辣,不堪食用。种子每果20~40粒,饱满,倒卵状或倒卵状椭圆形,略偏小(长0.9~1.1cm,宽0.6~0.65cm,厚0.45~0.5cm);表面光滑,基嘴钝尖;多单胚混合型,其中单胚种子占检视数56.7%~60.25%;子叶乳白色(多数小片子叶淡绿色),胚浅绿乳黄色。
树体略开张,树冠自然圆头状至扁圆状,40年生(实生)树高4.5m左右,冠径3~4m干高30cm左右,干周70cm;枝梢稀疏,粗壮、较直立、坚硬,刺多且长。主叶(顶叶)倒卵状椭圆形或棱状椭圆形,长2.64~2.95cm,宽1.21~1.9cm;顶部钝,有凹口;基部广楔形;侧叶左右不甚对称,倒卵状至倒卵状椭圆形,常与主叶(顶叶)部分重叠;叶柄长2.0~2.1cm,翼叶狭线形或倒披针状。一年开花1~2次(偶有3次),花蕾顶部微带淡紫红色,第一次开花常在3月中、下旬;花冠较小,半开放状,开张径3.5~3.8cm;花瓣匙状,长1.65~1.69cm,宽0.7~0.9cm;花瓣顶部钝圆,基部狭突,背面带淡紫红色;雄蕊22~26枚,离散,基部淡紫红色;花柱短,具短茸毛;子房纵径几与花柱等长,球状,有纵向沟纹,表面密被短茸毛;密盘与子房等大,表面有稀茸毛;花萼及裂片淡紫红色,被短茸毛。
本类型通常一年开花2次,偶有3次的,春花在3月中、下旬开放,果实8月底至9月初成熟;夏花(第二次花)5月开放,果实10月成熟,偶有9月上旬开第三次花,一般果实达不到成熟。树体11月开始落叶。
江津枳属大叶小花枳类型,与其形态特征相似的还有:26号南京枳(选系)、早花枳(湖北)、薄皮枳(福建闽侯)、甘肃枳(武都)、唐河6号枳(河南唐河)、东湖枳(武汉)、湘西枳(湖南)、苕南枳(山东苕南)、皱皮 枳(江苏)、永顺枳(湖南)、24号枳(黄岩枳选系)、日本枳和美国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