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果中等小或偏小,亚球形至圆球形,横径3.6~3.9cm,纵径3.4~3.8cm,单果重25.0~30.5g;顶部圆或平圆,印环模糊或明显或无印环,偶有较显明乳头状隆突,大多数果实柱痕周围有明显或模糊短放射状沟纹4~6条;基部圆或平圆或钝圆,蒂周围具明显或不明显放射状沟纹数条,沟间多呈肋状隆起;表面暗黄色至暗浅橙黄色,较粗糙(尤其两端),偶有短小皱褶;油胞细小且密,微凸或平生;凹点中大,较浅,分布不均;果皮厚0.17~0.21cm,包着紧实,难剥离;中心柱圆形,较小,坚实;7~8瓣,半月状至短肾状。每果种子35~40粒,饱满,倒卵状或倒卵状椭圆形至倒阔卵状,外种皮光滑,基嘴短尖;单多胚混合型(其中单胚占检视数55.69%),子叶乳白至乳黄白色。果实(春花果)9月中旬成熟。

树体矮小,零乱,树冠自然高圆头状或尖圆头状,15年生(枳砧)树高1.6m,冠径1.2~1.5m;枝梢稀疏,零乱,扭曲生长,节间长短不规则;刺多且长,多呈倒钩状弯曲生长。三小叶,不等大,薄纸质,叶脉凸生;主叶(顶叶)较大,椭圆状至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3.9~4.3cm,宽1.7cm左右;先端钝圆,凹口明显;基部楔形;两侧叶左右不甚对称,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叶柄2.2~2.9cm长,翼叶倒披针形。花单生,偶有2朵从生于叶腋,一年开放2~3次,春花3月中、下旬开张;花冠较小,莲花状,开张径2.9~3.4cm,水平径3.6~3.8cm;花瓣薄纸质,长1.6~1.7cm,宽0.8~0.9cm,似银杏叶;雄蕊17~19枚,离生。

飞龙枳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矮化盆栽观赏植物,可用作柑桔矮化砧木。国内外的许多试验结果表明,以飞龙枳作砧木的甜橙和宽皮柑桔,抗病性强,生长明显矮化,结果早,丰产,果实着色深,品质优良,是目前柑桔栽培中最好的矮化砧木材料。由于飞龙枳种子兼有多胚及单胚两种类型,只有珠心胚萌发的植株才能保持飞龙枳的性状。因此,用飞龙枳作砧木时,初生苗尚须进行苗木选择,“去杂”后再行嫁接,以达到砧木苗的一致性。

飞龙枳是个变种,在日本发现。1915年施文格(Swingle, W.T.)从日本引进美国。1909T.Ito,命名为Citrus trifoliata var. monstrosa1916年施文格订正为Poncirus trifoliata var. monstrosa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