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扁圆形,大或较大,单果重400-580g;顶部浅凹,柱痕大;基部平或微凹;果面橙黄色或黄色,油胞凹入,洼点大而多,较粗糙;皮较厚,包着紧,不易剥离;囊瓣10~13瓣,短肾形,囊壁厚韧;果肉淡黄色,质地脆而略感粗硬,果汁量中等,酸甜适中或略偏酸。种子多,每果12~30粒左右,子叶白色,单胚。次年2~3月成熟,甚丰产,耐贮性强。
树势强,开展,树冠扁圆头形,枝条粗壮稀疏,无刺;叶片大而厚,长椭圆形。
八朔成熟较晚,在冬季气温偏低,果实不能留树越冬的地区种植,一般可于年底采收,经贮藏后至次年春季上市,品质较好。八朔自交不亲和,单性结实能力不高,故种植时须配置授粉树。
日本在八朔群体中中发现了果皮颜色变红的变异,称为红八朔。后来出现果肉颜色更深而鲜艳的芽变,酸低糖高,风味较好,定名为农间红八朔,发展较快,我国已引进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