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扁圆形至圆球形不等,纵横径5.97cm×7.07 cm,果重129.5 g;顶端广圆形,柱点小,褐色,微凹;基部广,平圆或浅凹,蒂周有较短的放射状沟纹;果面橙红色,欠光滑,油胞粗大,凸出,分布稀;果皮厚0.35 cm,组织紧,剥离难;中心柱小而充实;囊瓣7~14瓣,通常11瓣左右,肾形,整齐;囊壁较厚,不大化渣;汁胞宽披针形,淡橙黄色,排列较紧密,细嫩多汁,甜酸味浓,但酸味重;出汁率为47%~54%,可食率71%,每100ml果汁含糖9.7~10.0 g,含柠檬酸0.99~1.24 g,糖酸比8.7~9.7∶1,品质较好。种子18.2~27.3粒,椭圆状卵形,有短嘴或长尾,多胚,子叶黄白或黄绿色。12月上中旬成熟。

树势强,树冠高大,圆头形或尖圆头形,36年生树高5.8 m,冠径4.7m×4.8 m,干周67 cm;枝条粗长,密生,有披垂性,多刺;叶较茂密,椭圆形,长7.8 cm、宽3.8 cm。

比江津甜橙耐寒,耐旱,适应力强;但栽于河边平地,怕水涝,脚腐病严重。在川西一带栽培丰产稳产。

过去因多用实生繁殖,以致产生许多品系,大致可分为黄毛橙、红毛橙和二红毛等3个主要品系,现将主要特性、特征介绍如下。

(一)黄毛橙:树冠高大,圆头形;枝条较软,疏生,节间稀,常呈披垂性;叶色浅绿,质量而长大,脉纹粗而多。果实较大,圆球形,纵横径6.7cm×6.9 cm,果重162~200 g;果面欠光滑,橙至橙黄色,较红毛橙淡,故名,油胞多平生;果皮较厚,较脆,组织松软,容易剥离;中心柱半充实,囊瓣11瓣,长肾形,囊壁厚而绵;汁胞粗大,汁少,约占全果重46%,可食率72%,果汁含糖量8.8~9.3%,含酸量1.3~1.67%,糖酸比6.7~8.3,风味甜酸,质软嫩爽口,品质中等。种子大而多,22~26粒,多胚。本类型栽培较少。

(二)红毛橙:树冠高大,生长旺盛,强健,耐寒,适应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适于川西一带栽培。主要特性:枝梢粗壮,密生,刺少,较直立;叶片较小,椭圆形,叶色浓绿,较薄,翼叶中大;果实扁圆至圆球形不等,橙红色,果面较粗糙,油胞大,分布稀,凸出显著;皮较薄,较脆,不易剥离;中心柱充实,瓤囊7~14瓣,一般11瓣左右,囊壁薄而韧;汁胞细长,宽披针形,汁多,较化渣,有香气,偏酸,余味浓,品质中上;可食率70%,果汁率50.6%,每100 ml果汁含糖9.7~10.1g,含酸量0.99~1.24g,糖酸比8.7~9.7∶1,维生素C 51.6 mg。种子较多,17~27粒。

(三)二红毛橙:果皮色泽介于红毛橙和黄毛橙二者之间,在金堂分布比较普遍。主要特点:树势中庸,枝叶较稀疏,枝梢较细短,针刺少。叶片大,纺锤状卵形。果实大,圆球形,纵横径7.2cm×7.7 cm,果重226 g;果皮厚0.5 cm;囊壁较厚,汁胞细嫩,果味甜酸,较浓,品质中等;果汁率44.7%,可食率69.6%,每100 ml果汁中含糖8.4g,含酸1.31g,糖酸比6.4∶1。平均每果种子19.1粒。

至于金堂甜橙可否分为3个类型,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红毛橙和黄毛橙的区分是不必要的。常因地势、土质以及肥水管理不同,而影响果皮颜色和厚薄,如栽于坡地,日照和排水佳良,则为红毛橙;反之,栽在多水多肥的平地,即为黄毛橙,故它们可能是环境影响所致,而非真正的遗传变异类型。但也有人认为,因常用实生繁殖,从演变和发展看,认为三者确有不同,黄毛橙比较原始,果皮粗糙,油胞粗大,种子多而味酸;二红毛橙为中间类型,果色渐深,味甜酸,较有香气,种子较少,品质提高,其演变过程为黄毛橙→二红毛橙→红毛橙。

金堂甜橙的优良变异~~金堂75-1,又称团结1号:为红毛橙实生树中选出的少核优质变异,果中等大,亚球形或高扁圆形,果面较光滑,橙色,肉质细嫩多汁,风味浓,种子少,品质较好,丰产耐贮等特点,已有少量推广。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