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亚球状至高扁圆形,较普通蕉柑略小,横径5.2~5.8cm,纵径4.8~5.3cm,单果重87~128g;顶部圆钝或狭平,柱区微凹或平,有不明显印环,乳突小但明显,花柱半宿存;基部狭平,基端浅凹,蒂周围有数条短放射沟,沟间呈浅丘状隆起;果面橙至浓橙色,粗糙或稍粗糙,油胞细密,凸或微凸;果皮中等厚或较厚,通常0.25~~0.35cm厚;中心柱空虚或半充实;囊瓣8~13瓣,肾状,易分离;果肉细嫩,化渣,味甜清香;果实可食部分占全果7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00ml果汁中含糖12.5g、柠檬酸0.64g。每果种子0~4粒(平均2.4粒)。果实着色较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即可采收上市,一般11月中、下旬成熟,比普通蕉柑提前20~30天成熟,不耐贮藏。

与普通蕉柑相比,早熟蕉柑树体生长较慢,树冠偏小,枝条略短,产量中等偏低,果实也偏小。另一早熟株系——汤早一号(1973年广东饶平县选出),果实略大,品质佳,种子多,产量中等。因其早熟类型各株系产量偏低等因素限制了大面积商业性种植。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