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中等大或较小,高扁圆形或亚球状,偶有短梨形,横径5.3~6.0cm,纵径4.4~5.3cm,单果重66~85g;果顶部狭平,顶端微凹,偶有假脐;基部狭平至钝圆,蒂周有浅而宽放射沟4~6条,沟间呈浅丘状隆起,部分有短颈;萼裂片尖长;果面富光泽,较平滑,橙红色至浓橙红色,油胞粒粒突起,凹点不明显;果皮中等厚(0.25~0.20cm厚),包着较紧实,易剥离,桔络少;中心柱中大,星芒状,空虚或半充实;囊瓣10~12瓣,肾形,囊壁较薄;汁胞较短,先端尖,卵状或阔卵状;果肉橙色至橙红色,细嫩或略脆嫩,汁较多,化渣,酸甜味浓,有特殊香气;果实可食率70~73.5%,出汁率占49.7~52.2%,可溶性固形物10.9% ~11.5%,100ml果汁含全糖8.24~9.15g,柠檬酸0.8~0.95g,维生素C 31.2~38.84mg。种子每果10~18粒,饱满,阔倒卵状;基嘴短鳍状;单胚,子叶绿色。果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较耐贮藏。
树冠圆头状,较开张,10年生树高2.7~3.2m,冠径2.7~3.0m;枝梢细长,密生,几无刺。叶狭长,披针状椭圆形,通常长8.6~9.5cm,宽3.0~3.6cm;先端尾状渐尖,端头较钝,凹口小而明显;基部广楔形,翼叶线形。
克里曼丁红桔适应性较强,树势中等强,较丰产稳产,较耐寒,不耐干旱,对溃疡病有一定忍受能力。因果实成熟较早,食用方便,品质较好,货架时间长,较耐贮运等优点,是欧、美市场甚受欢迎的桔类品种,也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桔类品种之一。在地中海地区沿岸国家和美国、墨西哥栽培十分普遍,主产国家有摩洛哥、西班牙、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
克里曼丁红桔具自交不亲和性,自花授粉状况下种子极少,但产量低。种子单胚,是柑桔育种的好材料,一些国家用它作母本,已育成了许多柑桔品种,如:诺瓦、佩奇、李、费尔柴尔德、福琼、日辉、弗来蒙特、南香等。除广为栽培的普通克里曼丁红桔外,近年在早熟和晚熟、大果丰产优质、无核优质等方面,已产生许多突变类型,其中栽培利用较多的有:菲娜(Fina)、纳尔斯(Nules)、玛丽索(Marisol)、奥罗富尔(Oroval)及荷南迪纳(Hernandina)等。这些新类型我国多已引进,但尚未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