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球形或短卵圆形,中等大,纵径5.4~5.9 cm,横径5.6~6.3 cm,单果重105~140 g;顶部圆钝,顶短印环较大,明显或较模糊;基部钝圆,较粗糙,近基部具长短不一、明显或模糊的短沟纹;果面橙黄色或橙色,较平滑,油胞小而凸;皮厚0.25~0.35 cm,包着紧实,极难剥离;瓤囊10~13瓣,彼此不易分离,囊壁较厚韧,不易碎裂;中心柱充实,横径约0.8~1.1 cm;汁胞细长脆嫩,汁较多,味浓甜,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2%~14.5%,每百毫升果汁含全糖10.5%~13.2 g,酸0.4~0.7 g,维生素C 36~49 mg,有香气;种子长卵圆形较瘦长,不甚饱满,表面多棱纹,顶部尖圆,基部有较长而扁的嘴,外种皮黄白色,内种皮淡棕色,合点淡紫红色,多胚;每果种子9~18粒。果实成熟期11月至12月上旬。
树势强,树冠半圆头形,主枝较开张;枝梢较直立、紧凑,刺少或无;8~9年生树冠高2.5~3.3 m,冠幅3.0~3.8 m。叶片狭椭圆形,较肥厚,叶色浓绿,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0.7~1.1 cm,叶翼较明显,宽0.15~0.22 cm。
由于暗柳橙生长势旺,适应性广,不论种在山地和水田都生长良好,早结、丰产、稳产性强,风味甜香,适合华南消费者的口味,又较耐贮运,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暗柳橙是广东、广西栽培面积最大的甜橙品种,几占广东甜橙面积的一半。但因其果实较小,中心柱充实粗硬,不太化渣,种子较多,其后栽培逐渐减少。
暗柳橙经1950~1980年的营养系和珠心系选种,已获得一批经济性状已显著改善的株系,如丰采橙、兰花橙等。与老系相比,它们果实较大,果汁较多,风味较浓和较化渣,品质较为优良,产量更高。
暗柳橙见诸文字记载较明柳橙为晚,因其性状与明柳橙颇多相似之处,但其果面无沟纹或仅果蒂部有浅、短、细的放射纹;故称之为暗柳橙。